該小島與陸地之間建設一座使用時間較短的橋梁。建設地點河床地質從上至下主要為細砂、砂質粘土、全風化巖和強風化巖。橋位處河流隸屬珠江水系支流,橋梁鋼護欄廣州市某小島的開發建設需要.為潮汐河流,受潮水影響較大,潮差一般為1.2~1.8m左右。常年**河水位為7.0m,常水位為6.0m經過方案比較,對該橋梁工程設計采用鋼結構,共33跨。主體0~9#墩及24~33#墩段采用I45工字鋼作為縱梁,墩間距6m,每墩采用5根Φ600mm橋梁鋼護欄基礎;10~23#墩段采用貝雷架作為縱向主梁,上弦鋪45號工字鋼作為橫梁,橋墩之間間距為15m,每墩采用8根Φ600mm橋梁鋼護欄井型基礎。橋梁鋼護欄基礎要求進入強風化層,橋梁鋼護欄施打完畢,泵除管樁內淤泥,再滿灌10#水泥砂漿。橋面鋪裝為15cm現澆鋼筋混凝土,與6mm底模鋼板,形成復合橋面板。下部結構采用45號工字鋼作為橋墩帽梁,Φ6008mm橋梁鋼護欄為基礎。人行道與行車道采用波形梁護欄隔離。人行道外側采用鋼管護欄。
該工程管樁基礎、工字帽梁、貝雷架縱梁、橋面、
橋梁鋼護欄和照明等分項工程互為前后工序,施工時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合理安排好各分項工程間的流水作業是該工程的重點,管樁施工、貝雷架搭設及橋面施工是該工程的難點。施工時,首先對現場構件加工及拼裝場的修建,以便設備和材料的進場,拓寬工作面。橋梁鋼護欄采用90KW及120KW振動錘施打,橋梁鋼護欄施打前采用定位架進行定位。該橋梁工程的鋼結構構件由專業廠家進行加工,然后運至現場進行拼裝。貝雷架在專業廠家購買后運至現場拼裝。型鋼及貝雷架采用50t起重船進行安裝。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2設計與施工要點 2.1橋梁鋼護欄。該工程共160根Φ600mm橋梁鋼護欄,橋梁鋼護欄約需1000t橋梁鋼護欄分1~10#墩、11~20#墩兩區域平行施工,兩區域各配置一套施工機械設備及施工人員。橋梁鋼護欄由專業廠家加工,加工規格每節主要為15m長,并配備10m5m兩種長度規格,以備接樁用,然后運至施工現場堆放備用。橋梁鋼護欄采用船駁拖運至施打樁位附近,再用起重船起吊管樁,振動錘施打從岸邊向河中推進施工。打樁測量采用全站儀任意角交會法進行定位。駁船上的橋梁鋼護欄要進行加固,采用型鋼加工樁座,加固方法采用鋼絲繩加緊張器將樁捆在樁座上,如圖2駁船運樁時,裝樁的順序必須和現場施工時吊樁的順序相吻合,即先打樁放在上層,后打樁放在下層,以免翻樁。考慮到吊樁時要保持駁船的平衡,必須交叉吊樁。
橋梁鋼護欄起吊采用50t起重船進行起吊,然后吊至樁位處臨時固定,再吊起振動錘夾緊管樁將管樁吊起,徐徐往水下送樁至河床面停止,經測量復核無誤后開始施打管樁。由于橋梁鋼護欄加工規格每節主要為15m長,大部分管樁施工需要接樁,接樁采用電焊接樁。橋梁鋼護欄焊接前檢查和修整下節樁變形損壞的部分,清除上節樁端泥砂、水或油污,樁端平面和斜面的鐵銹用角向磨光機磨光。將內襯箍先焊于下節樁上,然后將上節樁吊起與下節樁對接,并在鋼管外圍安裝紫銅夾箍,如圖3所示。由于該工程橋梁鋼護欄樁尖需進入強風化持力層,因此停打標準應采取“*后貫入度控制”法為主、并以“預定樁尖標高控制”法為輔的停打標準來控制,即,將樁施打進入持力層達到預定*后貫入度控制值后就可以停打,但必須同時檢驗樁的施打標高是否已進入持力層足夠深度來判定樁是否已符合要求。當樁的設計標高已達到,而樁的*后貫入度仍較大時可以繼續施打直至*后貫入度符合設計要求后停打。但當樁的施打標高與設計標高要求相差較大,而樁的*后貫入度卻已很小時,此時很可能是樁尖碰上障礙物或地質異常,這時應繼續施打至設計標高后才能停打,如果繼續施打有困難時,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以保證樁的質量。*后貫入度控制值應根據地基條件、樁型、錘型及結合設計要求通過樁的打入試驗和承載力試驗來合理確定。